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辆小米SU7 Ultra在赛道上失控,冲出赛道,场面惊心动魄。网友们迅速创作段子调侃:“有人花费53万,只需刷卡一瞬;有人损失53万,只因油门一踩。” 视频中,SU7 Ultra的车头猛烈撞击轮胎墙,气囊瞬间弹出,看上去十分骇人。幸运的是,驾驶员并未受伤,车头虽然变形,但并未达到预期的严重程度。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注意,他在社交平台上紧急呼吁大家重视赛道驾驶安全。
紧接着,小米官方迅速响应,发布了《赛道驾驶安全指南》。该指南明确要求,车主在使用赛道模式前,必须通过车机系统的安全学习考试。指南还建议新手驾驶员从耐力模式开始体验,逐步熟悉车辆性能,避免直接参与高难度的排位赛。 小米SU7 Ultra作为今年2月27日发布的高端车型,定价高达52.99万元。它拥有惊人的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仅需1.98秒(不含起步时间),被誉为“全球量产四门车第一”。在发布会上,雷军曾自豪地宣布,SU7 Ultra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取得了2分9秒944的圈速成绩,刷新了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官方认证圈速纪录。
然而,这次事故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新手驾驶员能否驾驭如此高性能车辆的担忧。赛道爱好者们纷纷发表看法,认为在享受高性能带来的快感时,更应关注驾驶安全。事实上,赛道拥有充足的缓冲区,这次事故的危害才得以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但回想起前几天山东某城区发生的SU7 Ultra飙车事件,人们不禁后怕,如果当时车辆失控撞上其他物体,后果将不堪设想。
过去,想要体验超过1500匹马力的驾驶感受,往往需要花费数千万购买超级跑车。而现在,随着电动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门槛大大降低。然而,电动车的瞬间扭矩远超燃油车,对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操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事故无疑给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单纯追求动力数据已经远远不够,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提升驾驶安全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一挑战,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特斯拉推出了“新手模式”来限制输出功率,保时捷Taycan则通过四轮扭矩矢量控制来提高容错率。这些举措表明,通过算法调节车辆性能已经成为一个可行的方向。对于小米SU7 Ultra而言,或许可以借鉴网游的升级机制,设置不同的马力等级,要求驾驶员在赛道上达到一定的圈速要求后才能解锁更大的马力。这样既能提升驾驶乐趣,又能让驾驶员在逐渐熟悉车辆性能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驾驶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