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商情网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团队
发布全球首创的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该技术直击建筑行业高能耗痛点,以水泥为载体开辟全新能源路径,有望重塑未来建筑与能源格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
超50%。同时,光伏发电受天气制约、储能成本高昂。,针对这些问题,东南大学团队研发出
N型热电水泥和P型热电水泥两种自发电水泥基超材料,试图将水泥从“能源消耗者”变为“能源综合体”。,团队科研人员介绍,
自发电水泥基超材料只要存在温差就能持续发电,这填补了清洁能源受天气制约的供应缺口。,此外,
其抗压强度提升60%、韧性增强近10倍,破解了传统热电材料力学性能不足的难题。,此外,团队还研发出自储电水泥基超级电容器,在保持水泥高强度的同时,将离子导电率提升
6个数量级,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与快速的电荷转移能力,
2万次充放电循环后,仍然能保持其初始比电容的95%,可与建筑同寿命。,据介绍,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有望重塑多个领域的能源格局。
在建筑领域,自发电、自储能水泥制成的墙板可使建筑大幅降低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变身绿色能量体;,交通场景中,混凝土道面可凭借巨大表面积,成为
可发电储电的零碳服务区;在偏远地区,无人基站、环境监测传感器等设备,
可依靠水泥的自发电特性稳定运行,解决传统电源供应难题;,低空经济领域,
自供电混凝土跑道既能为飞行器提供无障碍起降场地,又能在其停留时极速补充续航能量,推动城市空中交通安全高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