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用户针对“保险公司认定宠物患上的疾病为既往症而拒赔”、“理赔要求的文件刁钻,甚至需要宠物医院监控视频”、“在几次理赔后续保被拒”的吐槽。 按常理推断,这些“不良”保险公司似乎应该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自国内首份宠物医疗险问世以来,距今已有6年时光,但宠物医疗保险行业始终未能蓬勃发展,保险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众安保险在宠物险市场中独占鳌头,同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公开详细数据的企业。然而,根据其财报数据,到2022年底,众安保险服务网络覆盖近1万家线下宠物医院和服务机构,累计服务了318万宠物主,2022年宠物险年化保费为2亿元,同比翻了一倍。 作为目前的行业头部企业,众安保险在宠物险板块的保费收入的增速虽然很快,但绝对额却并不多,只有2亿元,而其它未披露相关数据的险企在保费方面的数据只会更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宠物医疗行业还没实现规范化运营,经常存在过度医疗的情况,再加上宠物无法表达,就诊时只能依靠各种检查找出病因,而宠物的药品、检查费用又比人高出很多。 此外,在风控层面,同品种的宠物长相极为相似,凭借简单的文字记录很难区分宠物“身份”。这也导致不少宠物保险存在漏洞,“骗保”事件常有发生,这就导致保险公司很容易亏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