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关村商情网 首页 要闻热讯 财经证券 查看内容

丁嘉耕|唐洋烧饼甲天下

2024-12-19 15:34| 发布者: ED006| 查看: 129| 评论: 0

摘要: 丁嘉耕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演播室丁嘉耕书“唐洋烧饼甲天下”唐洋烧饼甲天下丁嘉耕中国最著名的烧饼,恐怕要数离我的家乡80多公里的江苏泰县的“黄桥饶饼”了。近年,古老的唐洋烧饼走出深闺,以它的皮脆馅美闻名 ...

丁嘉耕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演播室

丁嘉耕书“唐洋烧饼甲天下”

唐洋烧饼甲天下

丁嘉耕

中国最著名的烧饼,恐怕要数离我的家乡80多公里的江苏泰县的“黄桥饶饼”了。近年,古老的唐洋烧饼走出深闺,以它的皮脆馅美闻名遐迩。

唐洋镇,是位于祖国的黄海之滨,江苏省东台市最南部的一个美丽小镇,它是我的故乡。我在这个小镇上生活了17年,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代,唐洋烧饼是这个小镇的特产,我要赞美它,歌颂它。

唐洋烧饼,形若金轮,色似骄阳。观其表,酥皮绽裂,恰是秋菊傲霜,察其内,馅料饱满,犹如珠玉深藏,初闻香,麦香、肉香、葱香交融,馥郁芬芳,嗅之垂涎欲滴,直入肺肠。轻咬之,口感酥脆,声响清脆,如嚼琉璃,“咔咔”作响 。

再品之,面之劲道,馅之鲜美,味之醇厚,瞬间于舌尖绽放,层层递进,回味悠长。

此饼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唐洋烧饼,实乃饼中翘楚,甲于天下,堪称一绝,令食客皆沉醉,赞声扬。

烧饼,是我童年时代第一部书,记载着我永难磨灭的故事。

丁嘉耕书法作品(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故乡东台的农民,在一片盐碱地上终日劳作,也只能吃七分饱。我们家因为父亲在镇上工作,家境稍好一些,虽不会讨饭营生,但也难逃粮柜羞涩的尴尬,常常为盐忧为米愁。有一次,别人送给母亲一只烧饼,母亲把滚烫的烧饼揣到怀里转身就想走,可别人要她吃了,母亲想到摇篮中的我,只轻轻啃了一口就往家跑。当时还不满周岁的我,就像刚出蛋壳的小雏嗷嗷待哺,我听母亲说,当她把那喷香的烧饼塞到我嘴边时,我竟如饥似渴的吃了起来,那知道妈妈正饿着肚子呢?如果我当时岁数大些,就是饿死了,我也会先让妈妈吃的。那时,烧饼才二分钱一只,楞是穷得买不起。不过,当时壮劳力起早贪黑干一天,才挣1角8分钱,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在说传奇故事。

丁嘉耕书法作品(二)

暑往春来,我渐渐长大了,镇上的一家的烧饼店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也许真的是烧饼太香了,也许肚子确实饿得慌,只要看到别家的孩子吃烧饼,只要晚风吹来烧饼的香味,我就哭着向妈妈要,满足不了,就坐到地上,已怀孕五个月的母亲心疼得直掉泪。可是那种年代,那种家境,哪有钱去天天吃烧饼呢?于是,母亲不顾身孕,抱着我去离小镇不远的田野去抓蝴蝶、逮蟋蟀,分散我对烧饼的注意。

就这样,每天为了烧饼,只要我一闹,妈妈就把我向郊外转离,日复一日,直到妈妈临产。由于妈妈抱我时,总是无法避免的让我坐到她的肚子上,于是,孩子畸形了,妈妈难产了,在产房里,母亲出血不止,痛苦的呻吟声穿过产房让人撕心裂肺。医生们以人道主义的精神竭尽全力地做了努力,最后还是胎死腹中。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剖腹取出了已停止呼吸的孩子。为了我,小弟弟付出了生命,母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丁嘉耕书法作品(三)

两岁的我,也是一个颇有感情的小动物,自从母亲遇险后,任凭叔叔、阿姨们如何诱骗,我总是抿着小嘴就是不吃烧饼。有一次,一位姓赵的叔叔,乘我不小心,从身后向我嘴里塞了一小块烧饼,那感觉,就象嘴里塞了一块鸡屎疙瘩,怪异的味道冲向脑门,直想恶心。 我使劲吐了出去,然后呜……呜……的哭了起来。想起这小小烧饼差点丢了妈妈的性命,我的眼睛止不住地流下伤心的泪水。

以后家境渐渐好起来,70年代,我上高中时,妈妈能给我们每天吃一只烧饼,这在小镇上算是纨绔子弟了,别家的孩子逢年过节能吃上烧饼就不错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当兵第一次回乡探亲。天下还是母亲最了解儿子,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去烧饼店定做了一篮子烧饼,我看到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烧饼回来,很是惊讶:“过去我们一只烧饼也吃不起,现在终于用篮子装了?”弟弟说:“这几年,烧饼已经和米饭一样成了家家户户的家常便饭了。”

丁嘉耕书法作品(四)

这些年我一直很少回家,每年回去,母亲再也没有买烧饼,而是买回了包着牛肉、沙拉的“巨无霸”、“双层吉士汉堡”,还有“巧克力圣代”等等一堆大城市到处都有的洋玩艺儿。我在北京因为陪孩子,这些洋餐吃得太多,早就倒了胃口。我还是坚持要吃烧饼,弟弟听我要吃烧饼,哈哈大笑:“大哥老土,如今烧饼是打工人吃的。”听了这话,我很愕然,我想,要被我那故去的“传统”的老爸听到了,非给弟弟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给他吃餐“忆苦饭”不可。但我又想,是呀,时代在变,饮食观念、饮食文化、饮食内容也在变呀,我,是有点土气了。

唐洋的烧饼,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老一辈的师傅以贲宣为代表,从事烧饼制作60余年如一日,名震四方。新一代的师傅以周萍、亚萍为代表,将唐洋烧饼网络化,销往全国各地,四通八达的网络,让你在全国的每个角落都能品尝到家乡的烧饼。

唐洋烧饼的传承人贲宣师傅

人的味觉是非常奇妙的,它能在分秒之内提取几十年前的味觉记忆,我不管走到哪里,我就是爱吃故乡的烧饼。是旧情复萌,还是乡情难断?真是情绵绵,剪还乱呀!偌大的北京城,全国各地各种品牌的烧饼都在这个都市争相辉映,而我只偏爱故乡的烧饼。她是我童年感情甚笃的亲密朋友,现在仍然是那样相依相恋。

真是:小镇唐洋,烧饼溢香。源承旧艺,名震四方。面揉白玉,馅裹琼浆。炉中静待,火里焜煌,金衣璀璨,酥韵悠长。未临深巷,已惹肌肠,轻咬一口,满是欢畅。岁月沉淀,此味难忘。

丁嘉耕书法作品(五)

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大江南北,到过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家,我还到过祖国的宝岛台湾,尝遍了海内外上百种烧饼,横向、纵向的比较,还是唐洋的烧饼味道最香,外形最美,内涵最深,故事最多,历史最长。她诉说着唐洋的故事与传承 ,在人们的舌尖上舞动着绝美的华章,无愧“甲天下”的盛誉。

于是,我写下了这幅“唐洋烧饼甲天下”的书法。回馈家乡几十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厚爱,愿家乡唐洋的烧饼在美食的璀璨星空中,成为最耀眼的星辰,独步天下。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天下食客之心,让眷恋与赞美,在每一个品尝过它的灵魂深处,永恒回荡。

二O二O年一月写于北京

二O二四年十二月修改于北京

丁嘉耕艺术简历

丁嘉耕,书法家,作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科班毕业。任职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军委后勤保障部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翠微学校名誉校长,全国、全军书法评委,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艺术评委。

丁嘉耕是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欧阳中石教授的入室弟子。从事书法研究30余年。

书法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五届书法展、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七届楹联展、中国书法赴日本展、俄罗斯展。中国书协、总政主办的全军第一、二、三、四、五届书法展。中国书协、军委政治工作部主办的全军第一、二、三届“鉴古开今“全军书法展等全国全军书法展150余次。多次荣获书法比赛一等奖。

2006年10月,丁嘉耕在日客流量200多万人次的北京地铁举办个人书法展,长达15个月。是全国展览时间最长、参观人次最多的个人书法展。其作品遍布北京海淀、朝阳、西城、东城等八大城区,先后有32幅书法在北京西三环中央电视塔东侧及紫竹路昆玉河畔展示长达7年之久,风靡京城。被北京市民和新闻界誉为“中国首都的文化风景”。

2011年7月,由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北京市文联、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丁嘉耕书法全国名城巡回展在江苏拉开序幕。现已巡回江苏省盐城市、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2017年7月,在北京举行丁嘉耕书法艺术红色主题展。2018年在北京举行“书道无涯”丁嘉耕个人书法展。

2012年,丁嘉耕书法由中国国家代表团分别赠送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南南合作大会,并由联合国总部收藏。2013年,丁嘉耕书法由中央政治局常委赠送乌克兰。2018年,中国军队代表团将丁嘉耕书法赠送给英国军队司令部,中国代表团赠送泰国议会。

丁嘉耕书法是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广电总局对外交往的常用礼品。书法收藏故宫、中南海、国家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在全国20余省市、刻碑100余处。

丁嘉耕9幅书法作为国家文化符号,先后于2008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分别搭载中国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飞越太空。是航天飞船上的中国文化名片。

2008年10月,访问法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八国进行书法交流,与欧中协会主席、比利时副首相德玛赫先生进行艺术对话,探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以及中国书法对欧洲文化的影响。2013年,以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身份访问台湾,与台湾书法界交流书法艺术。

丁嘉耕作为书法界特邀嘉宾出席2005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13年9月,丁嘉耕作为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客中央电视台, 向全国观众谈书法与人生。

出版的主要著作:

书法著作:

1、《丁嘉耕书法集——潘洪亮将军诗卷》(2004年解放军出版社)

2、《中国书法名家集——丁嘉耕卷》(2004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3、《中国书法名家丛书——丁嘉耕书法作品选》(2007年文化传媒出版社)

4、《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丁嘉耕等六人集》(2006年文化艺术出版社)

5、《中国书法名家——丁嘉耕书法新作选》(2011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6、《丁嘉耕书法专辑第一卷》(2008年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

7、《丁嘉耕书法专辑第二卷》(2010年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

8、《丁嘉耕书法专辑第三卷——中英文对照卷》(2012年文化传媒出版社出版)

9、《丁嘉耕书法艺术》(2013年,香港文物出版社出版)

10、《丁嘉耕书法精品集》(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学著作

1、《李耀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2、《周文龙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3、《李真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4、散文集《丁嘉耕散文报告文学集》30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待出版)

书法作品

1、出版《丁嘉耕行书黄鹤楼词》横幅书法年画,向全国发行三版,共110万张。(1986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出版《丁嘉耕书现代诗句》横幅书法年画,用两种版式,向全国、日本、韩国发行122万张。(1987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赖占勇 刘自章 许志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