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这门编程语言如同优雅的猫咪,独立而迷人,看似不需你费心,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其独特个性。这种特性在 for 循环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能让你在瞬间体会到天才与笨蛋之间的微妙转换。 Python 的 for 循环并非“糟糕”,而是“太好”,好到它总是假装比你更懂你的需求。
多数编程语言的 for 循环都遵循清晰的模式。想循环十次?你需要明确定义计数器、循环范围,并进行必要的算术运算。 例如,C 语言的写法:
清晰、可预测、井然有序。 而 Python 则截然不同:
简洁明了,无需声明变量,无需花括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Python 的 for 循环过于简洁,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太真实。
假设你需要打印一个水果列表: C 语言版本(依然严谨):
Python 版本:
Python 省去了索引操作,直接将列表元素传递给你,让你无需关注底层细节。你甚至无法通过手动索引来体现你的编程技巧,因为 Python 已经替你完成了所有工作。
Python 的列表推导式是 for 循环的进阶形态。 想创建一个新列表,将原列表中的每个数字都乘以 2?其他语言可能需要 3-4 行代码,而 Python 只需一行:
高效的同时,也让你感觉自己掌握了某种神秘的编程技巧。然而,这也有代价:你的 for 循环变得如同密码一般难以解读。 例如:
恭喜你,你写出了一行代码,但可能连你自己过两周都看不懂了。
Python 的 for 循环也存在一些微妙的陷阱。 变量覆盖示例:
你以为你修改了列表,但实际上 fruit 只是一个局部变量,原列表并未改变。
当需要同时访问索引和值时,Python 提供了 enumerate() 函数。
enumerate() 函数虽然看起来很高级,但其实只是简化了索引操作。
在循环中修改列表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由于列表长度在循环中改变,导致元素被跳过。
Python 的无限循环写法:
简洁明了,但缺乏 C 语言 for(;;) 的经典感。 结论:Python 的 for 循环并非糟糕,而是我们被宠坏了 Python 的 for 循环之所以看起来“不好”,是因为它太方便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手动管理索引和处理各种异常的痛苦。Python 的简洁高效,让我们习惯了这种“被宠坏”的编程体验。 所以,下次抱怨 Python 的 for 循环时,请记住:Python 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它对我们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