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年多的等待,大家终于在2025年初等来了NVIDIA为发烧级玩家所打造的新一代RTX 50系显卡,这一代显卡秉承NVIDIA强AI的意志,为玩家们带来不同寻常的AI体验,特别是通过全新的FP4计算单元让备受好评的DLSS更上一层楼,从而带来出色的游戏表现,让显卡在面对4K与240Hz显示器的时候也丝毫不怵,同时借助全新的AI算法让画面变得更加真实。 然而这一次的显卡除了在规格上有所提升之外,在功耗上也有巨大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需要准备强有力的电源才能满足这匹骏马的自由奔腾,于是有人便怀疑,是否值得投入更多的预算在电源上,从而满足新一代显卡的运行?显然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目前热点科技已经拿到了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32GB显卡,现在就为大家带来新一代旗舰显卡的首发评测。 架构说明目前对于游戏玩家以及英伟达来说,一个根本的矛盾就在于游戏玩家对于游戏帧率以及画质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性能的堆砌,摩尔定律将会教做人,事实上如今摩尔定律似乎已经走向了终点,想要通过堆砌晶体管去提升显卡性能变得愈发困难。 这时候就要AI上场,通过改变底层渲染方式来提升游戏的性能表现,因此相比较传统的光栅化计算单元,NVIDIA这一次推出的Blackwell更多的是在AI计算上进行了强化和改良,例如引入了神经网络渲染以及对SM单元的改进。首先是FP4的引入,NVIDIA在Blackwell架构GPU中加入了FP4的计算单元,同时推出了支持FP4单元的第五代Tensor Core,FP4精度可以达到4000TOPS。 或许有人会问相比较传统的FP32、INT8,FP4的精度是否能够满足游戏画面的模拟,对此NVIDIA表示目前AI正在蓬勃发展,因此不同的AI算法与模型也是层出不穷,NVIDIA选择最适合GPU以及游戏玩家打造的AI模型进行特别的优化,而FP4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算法精度,因此在这一次的NVIDIA GeForce RTX 50系显卡中特意加入了FP4计算单元。 除此之外Blackwell还打造第四代RT Core,拥有360 RT TFLOPS,当然NVIDIA也在GPU中加入了AI管理器,能够有效地管理日渐上涨的AI算力需求,从而让这些AI算力得以高效地应用。NVIDIA为了神经计算专门重组和优化了SM单元,从Ada架构中的INT32/FP32与FP32混合设计变成了清一色的INT32/FP32着色器核心,混合性能最高可以达到125TFLOPS,这种设计当然是为了让AI运算更加高效。 如此之外NVIDIA GeForce RTX 50系显卡更是搭载了全新的GDDR7显存,采用了全新的PAM3编码机制,能够带来更高的传输带宽,让显存的频率达到30Gbps,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显存频率也将不断提升,甚至有可能突破40Gbps,如此高的显存带宽也让AI运算等更加迅速,并且GDDR7显存的功耗大约是GDDR6的一半。 同时Blackwell也带来了大量的媒体编码新特征,包括DisplayPort 2.1,支持4:2:2的H.264和H.265编解码,H265支持MV-HEVC等编码,让视频编辑用户操作起来更加自由。毫无疑问,整个Blackwell架构都是围绕着AI打造,目前自然是借助AI的力量突破摩尔定律的禁锢,从而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更上一层楼。 我们这一次拿到的是GeForce RTX 5090 D显卡,同样是为中国市场专门定制的显卡产品。它拥有21760颗流处理器,搭载第五代Tensor Core以及第四代RT Core,其中AI算力为2375TOPS,而RT算力为318TFLOPS,GPU的基准频率为2.01GHz,Boost频率为2.41GHz,此外这款显卡还搭载了32GB的GDDR7显存,位宽为512bit,与海外版GeForce RTX 5090显卡相比,GeForce RTX 5090 D显卡主要是AI算力有所变化,其余规格几乎不变,可以说对于游戏玩家是一个大利好。 显卡外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内地采用的新一代显卡均为GeForce RTX 5090 D显卡,而我们则拿到了iGame专门为发烧级玩家所打造的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32GB显卡。iGame GeForce RTX 5090 D Advanced 32GB显卡在外观设计上的灵感来源于环状星系“哈氏天体”,基于金属压铸工艺打造,显卡圆环上的铭文处透露出高贵而神秘的气息。 除此之外iGame GeForce RTX 50系显卡也借鉴了数学中十分迷人的"莫比乌斯带”的概念,在显卡的正面植入了“莫比乌斯环”的元素,与哈氏天体的环状结构互相呼应。 针对GeForce RTX 5090 D高达550W的TDP,iGame也对散热器进行了改良和强化,基于最新的旋涡(Vortex)散热装置打造,采用了与VULCAN相同的散热,热管直径达到了7*8+2*6mm,有效提升显卡的散热,此外iGame也配备了直径为107+101+107mm的大口径“风镰”扇叶,增加了进风量,同时借助全新的金属中框散热装置让显卡更加稳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