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关村商情网 首页 要闻热讯 财经证券 查看内容

华为破晓:从至暗时刻到AI超节点之光

2025-5-18 19:02| 发布者: CZN| 查看: 5| 评论: 0|原作者: 小熊科技|来自: ITBEAR

在科技界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光明与黑暗交织,希望与绝望并存。华为,这家以理性著称的科技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从黎明前的至暗到胜利曙光的初现。

2019年5月16日,华为被纳入“实体清单”,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19万华为员工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不安。高通芯片、英特尔/AMD芯片、Windows和安卓操作系统等核心资源的断供,以及数据库、ERP软件等生产工具的受限,让华为的业务面临着全面停摆的严峻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对手的目标不仅仅是遏制华为的当下,更是要摧毁其未来。

华为的未来,寄托在AI战略上。2018年,华为首次对外发布了AI战略与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然而,“实体清单”的打击让这一战略步伐被打乱。在华为看来,如果赶不上AI的时代浪潮,可能会在十年、二十年后泯然众人。因此,华为在保障当前生产运营的同时,也发起了对未来的突围。

面对AI算力供应的难题,华为内部迅速组建了一支特殊的“作战部队”,集结了云、计算、芯片等业务线的精英,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攻克AI算力的“上甘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华为与英伟达之间的较量,恰如在上甘岭的南北坡展开,一方是洋枪大炮重兵布阵,另一方则是小米加步枪艰难突进。

在资源有限、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华为选择了“非摩尔定律补摩尔定律”的策略,即通过系统性能力来弥补单芯片性能的不足。他们决定研发超节点,以系统层面的优势来对抗英伟达的GPU和CUDA生态系统。然而,这一决策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超节点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而AI市场的爆发时间却难以预测。

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决策,华为最终选择了384超节点的方案。这一方案意味着需要采用光模块来通信的技术路线,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然而,华为人并没有退缩,他们迎难而上,通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实现了光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年4月,华为CloudMatrix 384超节点正式发布,这一创新性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具备多项领先技术优势,包括MoE亲和、以网强算、以存强算、长稳可靠、朝推夜训、即开即用等。它不仅跳出了单点技术的限制,走向了系统性、工程性的创新算力架构,还直面了通信效率瓶颈、内存墙制约、可靠性短板等三大技术挑战。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发布,让华为在AI领域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华丽转身。海外知名分析机构SemiAnalysis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华为的芯片技术虽然落后一代,但其自主研发的云端超级算力解决方案CloudMatrix 384却可领先于英伟达和AMD当前市售产品一代。这一成果的背后,是华为人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是他们对创新的执着和追求。

DeepSeek作为CloudMatrix 384的一个成功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算力和灵活性。硅基流动与华为云的合作,让DeepSeek在CloudMatrix 384上实现了较好的效果,可比肩H100部署性能。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CloudMatrix 384的实力,也为华为在AI领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被纳入“实体清单”的绝望,到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的胜利,华为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和考验。然而,他们始终坚信,跪着的都输了,站着才可能赢。在未来的道路上,华为将继续秉持这一信念,勇往直前,不断创造更多的辉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