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关村商情网 首页 艺术收藏藏品鉴赏
订阅

藏品鉴赏

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2025-1-16 00:06
经常被误解的明代玉器
2025-1-16 00:06
清代古玉花片收藏五大技巧
2025-1-16 00:06
古代那些人是如何玩玉的
2025-1-16 00:06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涨知识”:秦半两、汉五铢和5角硬币,谁最重?
  一次展览让两位古代货币圈中的“大咖”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它们就是一南一北、本无缘相见的秦半两和汉五铢。两者的出现对中国货币制度有哪些影响?你也可以来猜一猜,秦半两、汉五铢和今天的5角硬币,谁最重? ...
2025-1-8 00:26
宋代漆器何以驰名天下
宋代漆器何以驰名天下
南宋—元 黑漆嵌螺钿人物图盒 直径25.5cm、高14.4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初期(约1160年)一艘装载着大量顶级中国瓷器的大船在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沉没,直到1987年才被勘探人员发现。在后来的发掘工作当中,发现 ...
2025-1-8 00:25
内画鼻烟壶:方寸之间观天地
内画鼻烟壶:方寸之间观天地
1816年甘烜文内画鼻烟壶 (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  鼻烟壶是承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自欧洲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如今,虽然人们不再嗜用鼻烟,鼻烟壶却作为 ...
2025-1-8 00:24
明清时期的文房水盂:“象生”百态
明清时期的文房水盂:“象生”百态
  水盂,又名“水丞”“水中丞”,是用于存储研墨用水的文房用具。盂这种器型,可追溯至史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随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出多种功能,且遍布皇室礼仪、日常生活、宗教供奉等诸多领域。文房 ...
2025-1-8 00:24
文人间的博古风尚——说“觚”
文人间的博古风尚——说“觚”
清乾隆粉彩缠枝八宝纹花觚  觚是早期中国出现的一个重要器型,在古代文化和艺术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视。《考工记·梓人》道:“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爵和觚是酒器的基本组合,第一 ...
2025-1-8 00:24
情态任天然 桃红两颊鲜——赏古代纹饰婴戏图
情态任天然 桃红两颊鲜——赏古代纹饰婴戏图
青花淡描百子图瓷印盒(清早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婴戏图是中华民族传统装饰题材,以描绘儿童游戏场景为主,内容丰富多彩,极具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瓷器上使用婴戏图作为装饰题材可追溯到唐代的长沙窑,宋代 ...
2025-1-8 00:22
做生态文艺传播者:雕塑家夏一栋用作品讲述生态故事
做生态文艺传播者:雕塑家夏一栋用作品讲述生态故事
一个真实的故事(雕塑) 夏一栋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广大文艺工作者也通过文艺作品宣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道路,对“两山”理念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 ...
2025-1-8 00:22
从一片幽蓝到祭祀正器——蓝釉瓷流变简议
从一片幽蓝到祭祀正器——蓝釉瓷流变简议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出于蓝,指的是草本染料蓼蓝中提炼出的青色,比蓼蓝之色更深浓。因此,可以说先有了蓝,再有的青。但是,在瓷器的发展中,却是先有青瓷后才有蓝彩或蓝釉瓷器。 ...
2025-1-8 00:21
民俗风 烟火气——瓷器剪纸贴花工艺考
民俗风 烟火气——瓷器剪纸贴花工艺考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剪纸习俗。剪纸工艺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来源于节日风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在正月初七“人日”,荆楚一 ...
2025-1-8 00:21
开片:瓷器上的生命裂痕
开片:瓷器上的生命裂痕
  开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或在陶瓷烧造过程中产生,或因历史原因而形成。古陶瓷多数的窑口和相当部分的品种存在不同程度的开片现象,多数被看作烧造缺陷,但也有一些品系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效果,受到文 ...
2025-1-8 00:21
书画中的添一笔和减一笔
猗兰图(国画) 郑板桥  传统书画艺术中,怎样传神地添一笔和省一笔呢?宋玉形容东邻美女的身高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刘勰说好文章是“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这都客观说明这“增减 ...
2025-1-8 00:20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